GBCEA喬棋文化交流協會

5/15/2014

1. Introduction (+播放清單)

蕭邦:夜曲,作品48,55,62,72,遺作

蕭邦:夜曲,作品48,55,62,72,遺作

0



夜曲第13號c小調,作品48-1 (1841)

Arthur Rubinstein:http://tw.youtube.com/watch?v=PrvfOcImCEQ
Ashkenazy :http://tw.youtube.com/watch?v=-SGQFgHOxtE
Valentina Igoshina:http://tw.youtube.com/watch?v=-MzrAGZHDvo

在蕭邦的全部21首夜曲當中,這一首應是最高傑作。其曲式跟其他各首一樣採3段體,但其結構並不是靜-動-靜那麼單純。左手是低音8度與中音的和弦交替出現的平靜伴奏,右手也是一個音一個音慢慢前進的旋律,像是在思考,像是在回憶,也像是遙望夜空的孤星。蕭邦這種獨特的美學,具有令聽者陷入恍惚狀態,硬被他拖進他的世界的魔力。中段開始於C大調平靜的分散和弦,然後出現8度的3連音符,築起中段的高潮。之後,音樂進入此曲最引人入勝的再現部。

再現部並不單純重複主部快要消失似的寂靜旋律。在這裡,美麗寂靜的伴奏支持主題旋律,而主題旋律則添加更細膩的和聲變化。這極為悅耳的和聲,把湧出來的感情一口氣推向最高潮,令聽者的感情一直高昂。那連續不斷的華麗又悲痛的和聲,非常容易入耳,且把聽者心緊緊抓住不放。音樂再度達到高潮後,轉入尾聲靜心下來,逐漸消失。

夜曲第14號升f小調,作品48-2 (1841)

Arthur Rubinstein:http://tw.youtube.com/watch?v=7HBKGqjeL_Y
Ashkenazy :http://tw.youtube.com/watch?v=o2JgMTYwvFA

這是夜曲第13號的姊妹作,因此也有人認為是第13號的副產品。3段體,採靜-靜-靜結構。簡短的序奏後出現的升f小調旋律,安靜得像是自言自語。主部的旋律會重複一次,演奏時需要在表情上略加變化,以免太單調。中段是3拍子的旋律,而基本上第1、2拍是和弦,第3拍是5連音符。這是比較特別的樂句。在再現部再現的主部省略很多,還提出新的樂句。


夜曲第15號f小調,作品55-1 (1843)

Arthur Rubinstein:http://tw.youtube.com/watch?v=03NBv2x9QnM
Ashkenazy :http://tw.youtube.com/watch?v=vGg4V7YJLfs
Maria Joao Pires :http://tw.youtube.com/watch?v=J5Me6YzmFtg

3段體的小品。主部以孤單獨語憂心忡忡的f小調旋律靜靜的開始。中段由和聲與有力的齊奏交互對談,並在左手3連音符-4連音符反覆出現的音型伴奏上,由右手彈出悲痛的旋律,並逐漸高揚而到高潮。主部的再現很短,右手旋律變成3連音符,漸漸加速後轉入F大調,美麗清晰的琶音跑到高音,最後以平靜的和弦結束全曲。
 


夜曲第16號降E大調,作品55-2 (1843)

Arthur Rubinstein:http://tw.youtube.com/watch?v=ZzHWTnE3HbQ
Ashkenazy :http://tw.youtube.com/watch?v=pRzC4ADasV0

這首作品沒有固定的曲式,是有即興性的音樂。沒有序奏,左手流動著琶音,右手在上面彈出流利優美的旋律,使聽者進入恍惚之境。左手的伴奏始終是12/8拍子,沒有什麼急切的情緒變化。不過和聲則時時刻刻移轉,沒有一個時候是安定在一個地方的。這一點是欣賞此曲時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沒有注意到和聲微妙的變遷,那會使你進入夢鄉。

夜曲第17號B大調,作品62-1 (1846)

Arthur Rubinstein:http://tw.youtube.com/watch?v=dDYZ9W11G1k
Ashkenazy :http://tw.youtube.com/watch?v=XxsOBKsSkNY

雄壯的琶音形成的序奏具有吸引人的魅力。這樂曲寫於即將步入最晚年的時期,這時蕭邦與喬治‧桑的關係破裂,失意與孤獨佔有了蕭邦,其孤獨感與放下一切的感覺,昇華為這首作品。3段體。主部開始於有穩定情緒的B大調旋律,而在轉入升g小調之前的,以及接下來的和聲非常美麗。中段轉入降A大調有深沉而穩定氣氛的旋律穩穩流動。和聲在其中逐漸變化,飄散無以排遣的感情。再現部在主部旋律上加入震音為主體的裝飾音,在穩定的樂句上添加色彩。最後右手彈出緩慢的16音符旋律後,靜靜結束音樂。

夜曲第18號E大調,作品62-2 (1846)

Arthur Rubinstein:http://tw.youtube.com/watch?v=obgXyxX4ab4
Ashkenazy :http://tw.youtube.com/watch?v=XgQypaMlvtE

優美而架構很複雜的佳作。雖然同樣是晚年的作品,但沒有第17號那種憂鬱與深刻的悲傷,只是一片優美華麗的夜曲。3段體的主部是一段一點傷感都沒有的甜美E大調旋律。不過不大會動人心弦,只是內涵似乎很深。中段的左右手旋律,都以16分音符為主體,其間流動著熱情的樂句。右手的動態特別複雜,16分音符的第2個音與第4個音附有支持旋律的伴奏和聲,而主要由右手4指,5指彈奏的旋律,必須浮在伴奏和聲之上,保持圓滑的旋律線。這是最高的藝術作品,不愧為夜曲的最後作品。




夜曲第19號e小調,作品72-1 (1827)

Arthur Rubinstein:http://tw.youtube.com/watch?v=d3CKrjffYP8
Ashkenazy :http://tw.youtube.com/watch?v=UfXLUSYSWtY
Richter:http://tw.youtube.com/watch?v=3iH1ONnXrdY

3段體。是蕭邦的夜曲當中最早寫的作品,作曲當時,蕭邦只有17歲。他為什麼在那種年齡時,寫這種充滿孤獨感與哀愁的e小調音樂。這種音樂,雖然還帶有一點習作的模樣,但聽來像是最晚年的作品。原來在這時候,他最疼愛的妹妹艾米麗亞因結核病夭折,使他心靈受到重創。這種悲哀隱藏在此曲之中,同時這位天才以17歲的年齡,已能感覺到斯拉夫民族特有的多情與世上的無常,並有把這種感受轉為樂音的手法。

夜曲第20號升c小調,「充滿感情的緩板」(遺作) (1830)
Ashkenazy :http://tw.youtube.com/watch?v=ToAVagPfWUU
Barenboim:http://tw.youtube.com/watch?v=-4quKyrOVww

此曲用在電影「戰地琴人」(The Pianist)中之後,成為很通俗而受人喜愛的樂曲,尤其在日本。因此在YouTube上,以「chopin nocturne no.20」為關鍵語搜尋,可以找到許多日本鋼琴家演奏的夜曲第20號。

蕭邦譜作這首作品時,正好單戀音樂學院的女同學康絲丹翠‧葛拉德科嫵斯卡,但是這段單相思無疾而終。相思之痛苦,成為此曲的基調,這是很容易猜測得出來的。蕭邦對初戀情人愛慕之情,成為創作當時的代表作鋼琴協奏曲第2號的動機。鋼琴協奏曲第2號第1樂章降A大調的第2主題、第2樂章鋼琴剛出現時的琶音、第3樂章波蘭地方舞曲風格的輕快齊奏音型等,都保持原來的形狀引用到這首夜曲裡。據說,此曲原非當做夜曲譜寫,其初版樂譜上寫明「為姐姐露德薇卡在練習我鋼琴協奏曲第2號之前彈奏」,曲名也只有「Adagio」,後來布拉姆斯抄譜時搽掉這題名,於是直接以譜上面的速度記號「Lento con gran espressione」稱呼此曲。之所以歸於夜曲,是露德薇卡整理蕭邦未出版作品時,在作品表上註明此曲為「夜曲風格的緩板」。

有同樣音型的兩個動機當序奏之後,升c小調悲痛而孤單的獨語出現。這旋律一出現就緊緊抓住聽者的心不放。尤其第15小節3連音符下降音型,像是心裡的喊叫聲,很強烈的扣人心弦。曲中隨處顯出蕭邦不能算是幸運的青春時代的哀傷,令聽者感動不已。
中段第21小節開始出現鋼琴協奏曲第2號之第1樂章與第3樂章使用的旋律(譜例1,2)。在初稿譜上,左手是四四拍子的伴奏,右手為鋼琴協奏曲的四三拍子旋律,後來由蕭邦本人改為四四拍子。

譜例1

譜例2

在30-32小節織入歌曲「願望」(Źyczenie, Op.74-1)的動機(譜例3),之後的過門句則使用鋼琴協奏曲另一段旋律(譜例4)。

譜例3

譜例4

主題變形之後在再現部再現,上行又下行的裝飾音出現4次之後,音樂消失。

夜曲第21號c小調 (1847~48)

Ashkenazy :http://tw.youtube.com/watch?v=zPgySaajIAs

作曲年代有不同說法。有的說是1837年,那是馬約卡之行的前一年。但一般都認為是1847~48年間之作,那是蕭邦最晚年。當時他的朋黨們,為了振奮心身都疲憊的蕭邦,讓他到英國、蘇格蘭舉行演奏旅行。這趟旅行使蕭邦的健康更為惡化,但他還是發出演奏家最後的光輝。不過就作曲來說,他已力盡而沉淪於傷感憂鬱之中。此曲是和聲變化很優美的樂曲,但完全沒有記載強弱記號。這好像說明蕭邦當時的身體狀態。

樂譜草稿到1938年才發現。左手的伴奏音型始終不變,右手則奏出漂浮着孤獨感與哀愁感的旋律。轉調也很少,只出現c小調,f小調降A大調等,變化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