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B Culture Exchange Association喬棋文化交流協會宗旨:本協會促進文化藝術經濟的交流與發展和推動外語藝文休閒終身學習Promote activities and exchange in multilingualism,culture,art and economy. Also promote Languages,Art ,Music and leisure events of lifelong learning. 提升自我,改變自我,豐富自我,完善自我,博愛慈悲追求:完美充實,豐富學識,內斂涵養,優雅高尚,助人為樂首要體現:流利的雙語,得體的談吐,睿智的溝通Purpose: self enhancement, alter ego, self enrichment, self improvement, love mercy http://www.gbcea.com Emai:gbcea88@gmail.com
GBCEA喬棋文化交流協會
5/19/2014
5/17/2014
5/15/2014
蕭邦:夜曲,作品48,55,62,72,遺作
蕭邦:夜曲,作品48,55,62,72,遺作
0
夜曲第13號c小調,作品48-1 (1841)
Arthur Rubinstein:http://tw.youtube.com/watch?v=PrvfOcImCEQ
Ashkenazy :http://tw.youtube.com/watch?v=-SGQFgHOxtE
Valentina Igoshina:http://tw.youtube.com/watch?v=-MzrAGZHDvo
在蕭邦的全部21首夜曲當中,這一首應是最高傑作。其曲式跟其他各首一樣採3段體,但其結構並不是靜-動-靜那麼單純。左手是低音8度與中音的和弦交替出現的平靜伴奏,右手也是一個音一個音慢慢前進的旋律,像是在思考,像是在回憶,也像是遙望夜空的孤星。蕭邦這種獨特的美學,具有令聽者陷入恍惚狀態,硬被他拖進他的世界的魔力。中段開始於C大調平靜的分散和弦,然後出現8度的3連音符,築起中段的高潮。之後,音樂進入此曲最引人入勝的再現部。
再現部並不單純重複主部快要消失似的寂靜旋律。在這裡,美麗寂靜的伴奏支持主題旋律,而主題旋律則添加更細膩的和聲變化。這極為悅耳的和聲,把湧出來的感情一口氣推向最高潮,令聽者的感情一直高昂。那連續不斷的華麗又悲痛的和聲,非常容易入耳,且把聽者心緊緊抓住不放。音樂再度達到高潮後,轉入尾聲靜心下來,逐漸消失。
夜曲第14號升f小調,作品48-2 (1841)
Arthur Rubinstein:http://tw.youtube.com/watch?v=7HBKGqjeL_Y
Ashkenazy :http://tw.youtube.com/watch?v=o2JgMTYwvFA
這是夜曲第13號的姊妹作,因此也有人認為是第13號的副產品。3段體,採靜-靜-靜結構。簡短的序奏後出現的升f小調旋律,安靜得像是自言自語。主部的旋律會重複一次,演奏時需要在表情上略加變化,以免太單調。中段是3拍子的旋律,而基本上第1、2拍是和弦,第3拍是5連音符。這是比較特別的樂句。在再現部再現的主部省略很多,還提出新的樂句。
Arthur Rubinstein:http://tw.youtube.com/watch?v=PrvfOcImCEQ
Ashkenazy :http://tw.youtube.com/watch?v=-SGQFgHOxtE
Valentina Igoshina:http://tw.youtube.com/watch?v=-MzrAGZHDvo
在蕭邦的全部21首夜曲當中,這一首應是最高傑作。其曲式跟其他各首一樣採3段體,但其結構並不是靜-動-靜那麼單純。左手是低音8度與中音的和弦交替出現的平靜伴奏,右手也是一個音一個音慢慢前進的旋律,像是在思考,像是在回憶,也像是遙望夜空的孤星。蕭邦這種獨特的美學,具有令聽者陷入恍惚狀態,硬被他拖進他的世界的魔力。中段開始於C大調平靜的分散和弦,然後出現8度的3連音符,築起中段的高潮。之後,音樂進入此曲最引人入勝的再現部。
再現部並不單純重複主部快要消失似的寂靜旋律。在這裡,美麗寂靜的伴奏支持主題旋律,而主題旋律則添加更細膩的和聲變化。這極為悅耳的和聲,把湧出來的感情一口氣推向最高潮,令聽者的感情一直高昂。那連續不斷的華麗又悲痛的和聲,非常容易入耳,且把聽者心緊緊抓住不放。音樂再度達到高潮後,轉入尾聲靜心下來,逐漸消失。
夜曲第14號升f小調,作品48-2 (1841)
Arthur Rubinstein:http://tw.youtube.com/watch?v=7HBKGqjeL_Y
Ashkenazy :http://tw.youtube.com/watch?v=o2JgMTYwvFA
這是夜曲第13號的姊妹作,因此也有人認為是第13號的副產品。3段體,採靜-靜-靜結構。簡短的序奏後出現的升f小調旋律,安靜得像是自言自語。主部的旋律會重複一次,演奏時需要在表情上略加變化,以免太單調。中段是3拍子的旋律,而基本上第1、2拍是和弦,第3拍是5連音符。這是比較特別的樂句。在再現部再現的主部省略很多,還提出新的樂句。
夜曲第15號f小調,作品55-1 (1843)
Arthur Rubinstein:http://tw.youtube.com/watch?v=03NBv2x9QnM
Ashkenazy :http://tw.youtube.com/watch?v=vGg4V7YJLfs
Maria Joao Pires :http://tw.youtube.com/watch?v=J5Me6YzmFtg
3段體的小品。主部以孤單獨語憂心忡忡的f小調旋律靜靜的開始。中段由和聲與有力的齊奏交互對談,並在左手3連音符-4連音符反覆出現的音型伴奏上,由右手彈出悲痛的旋律,並逐漸高揚而到高潮。主部的再現很短,右手旋律變成3連音符,漸漸加速後轉入F大調,美麗清晰的琶音跑到高音,最後以平靜的和弦結束全曲。
夜曲第16號降E大調,作品55-2 (1843)
Arthur Rubinstein:http://tw.youtube.com/watch?v=ZzHWTnE3HbQ
Ashkenazy :http://tw.youtube.com/watch?v=pRzC4ADasV0
這首作品沒有固定的曲式,是有即興性的音樂。沒有序奏,左手流動著琶音,右手在上面彈出流利優美的旋律,使聽者進入恍惚之境。左手的伴奏始終是12/8拍子,沒有什麼急切的情緒變化。不過和聲則時時刻刻移轉,沒有一個時候是安定在一個地方的。這一點是欣賞此曲時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沒有注意到和聲微妙的變遷,那會使你進入夢鄉。
夜曲第17號B大調,作品62-1 (1846)
Arthur Rubinstein:http://tw.youtube.com/watch?v=dDYZ9W11G1k
Ashkenazy :http://tw.youtube.com/watch?v=XxsOBKsSkNY
雄壯的琶音形成的序奏具有吸引人的魅力。這樂曲寫於即將步入最晚年的時期,這時蕭邦與喬治‧桑的關係破裂,失意與孤獨佔有了蕭邦,其孤獨感與放下一切的感覺,昇華為這首作品。3段體。主部開始於有穩定情緒的B大調旋律,而在轉入升g小調之前的,以及接下來的和聲非常美麗。中段轉入降A大調有深沉而穩定氣氛的旋律穩穩流動。和聲在其中逐漸變化,飄散無以排遣的感情。再現部在主部旋律上加入震音為主體的裝飾音,在穩定的樂句上添加色彩。最後右手彈出緩慢的16音符旋律後,靜靜結束音樂。
夜曲第18號E大調,作品62-2 (1846)
Arthur Rubinstein:http://tw.youtube.com/watch?v=obgXyxX4ab4
Ashkenazy :http://tw.youtube.com/watch?v=XgQypaMlvtE
優美而架構很複雜的佳作。雖然同樣是晚年的作品,但沒有第17號那種憂鬱與深刻的悲傷,只是一片優美華麗的夜曲。3段體的主部是一段一點傷感都沒有的甜美E大調旋律。不過不大會動人心弦,只是內涵似乎很深。中段的左右手旋律,都以16分音符為主體,其間流動著熱情的樂句。右手的動態特別複雜,16分音符的第2個音與第4個音附有支持旋律的伴奏和聲,而主要由右手4指,5指彈奏的旋律,必須浮在伴奏和聲之上,保持圓滑的旋律線。這是最高的藝術作品,不愧為夜曲的最後作品。
夜曲第19號e小調,作品72-1 (1827)
Arthur Rubinstein:http://tw.youtube.com/watch?v=d3CKrjffYP8
Ashkenazy :http://tw.youtube.com/watch?v=UfXLUSYSWtY
Richter:http://tw.youtube.com/watch?v=3iH1ONnXrdY
3段體。是蕭邦的夜曲當中最早寫的作品,作曲當時,蕭邦只有17歲。他為什麼在那種年齡時,寫這種充滿孤獨感與哀愁的e小調音樂。這種音樂,雖然還帶有一點習作的模樣,但聽來像是最晚年的作品。原來在這時候,他最疼愛的妹妹艾米麗亞因結核病夭折,使他心靈受到重創。這種悲哀隱藏在此曲之中,同時這位天才以17歲的年齡,已能感覺到斯拉夫民族特有的多情與世上的無常,並有把這種感受轉為樂音的手法。
夜曲第20號升c小調,「充滿感情的緩板」(遺作) (1830)
Ashkenazy :http://tw.youtube.com/watch?v=ToAVagPfWUU
Barenboim:http://tw.youtube.com/watch?v=-4quKyrOVww
此曲用在電影「戰地琴人」(The Pianist)中之後,成為很通俗而受人喜愛的樂曲,尤其在日本。因此在YouTube上,以「chopin nocturne no.20」為關鍵語搜尋,可以找到許多日本鋼琴家演奏的夜曲第20號。
蕭邦譜作這首作品時,正好單戀音樂學院的女同學康絲丹翠‧葛拉德科嫵斯卡,但是這段單相思無疾而終。相思之痛苦,成為此曲的基調,這是很容易猜測得出來的。蕭邦對初戀情人愛慕之情,成為創作當時的代表作鋼琴協奏曲第2號的動機。鋼琴協奏曲第2號第1樂章降A大調的第2主題、第2樂章鋼琴剛出現時的琶音、第3樂章波蘭地方舞曲風格的輕快齊奏音型等,都保持原來的形狀引用到這首夜曲裡。據說,此曲原非當做夜曲譜寫,其初版樂譜上寫明「為姐姐露德薇卡在練習我鋼琴協奏曲第2號之前彈奏」,曲名也只有「Adagio」,後來布拉姆斯抄譜時搽掉這題名,於是直接以譜上面的速度記號「Lento con gran espressione」稱呼此曲。之所以歸於夜曲,是露德薇卡整理蕭邦未出版作品時,在作品表上註明此曲為「夜曲風格的緩板」。
有同樣音型的兩個動機當序奏之後,升c小調悲痛而孤單的獨語出現。這旋律一出現就緊緊抓住聽者的心不放。尤其第15小節3連音符下降音型,像是心裡的喊叫聲,很強烈的扣人心弦。曲中隨處顯出蕭邦不能算是幸運的青春時代的哀傷,令聽者感動不已。
中段第21小節開始出現鋼琴協奏曲第2號之第1樂章與第3樂章使用的旋律(譜例1,2)。在初稿譜上,左手是四四拍子的伴奏,右手為鋼琴協奏曲的四三拍子旋律,後來由蕭邦本人改為四四拍子。
譜例1
譜例2
在30-32小節織入歌曲「願望」(Źyczenie, Op.74-1)的動機(譜例3),之後的過門句則使用鋼琴協奏曲另一段旋律(譜例4)。
譜例3
譜例4
主題變形之後在再現部再現,上行又下行的裝飾音出現4次之後,音樂消失。
夜曲第21號c小調 (1847~48)
Ashkenazy :http://tw.youtube.com/watch?v=zPgySaajIAs
作曲年代有不同說法。有的說是1837年,那是馬約卡之行的前一年。但一般都認為是1847~48年間之作,那是蕭邦最晚年。當時他的朋黨們,為了振奮心身都疲憊的蕭邦,讓他到英國、蘇格蘭舉行演奏旅行。這趟旅行使蕭邦的健康更為惡化,但他還是發出演奏家最後的光輝。不過就作曲來說,他已力盡而沉淪於傷感憂鬱之中。此曲是和聲變化很優美的樂曲,但完全沒有記載強弱記號。這好像說明蕭邦當時的身體狀態。
樂譜草稿到1938年才發現。左手的伴奏音型始終不變,右手則奏出漂浮着孤獨感與哀愁感的旋律。轉調也很少,只出現c小調,f小調降A大調等,變化不多。
5/14/2014
無法斷絕的思戀-李斯特(Franz Liszt)的愛(下)
無法斷絕的思戀-李斯特(Franz Liszt)的愛(下)
~無法斷絕的思戀-李斯特(Franz Liszt)的愛(下)~
之後最著名的一段戀情始於1847年,即和波蘭貴族卡蘿琳-桑-維根斯坦公主(Princess Corolyne von Sayn-Wittgenstein)的相戀。當時公主28歲,李斯特(Franz Liszt)36歲。
李斯特(Franz Liszt)當時奉命擔任威瑪樂團的指揮,並和公主同居,此後李斯特(Franz Liszt)便以威瑪為活動中心,支配整個德國的樂壇。
西元1848~1861年間在威碼的時光,可說是李斯特(Franz Liszt)最多產的時期。
維根斯坦公主早已嫁作人妻,但為了李斯特(Franz Liszt)她大興離婚訴訟,1848年離開俄國。旅居威瑪阿爾丁堡的一小城堡時,她寫下這些情意綿綿的字句「啊,只渴望再度與你會合,我心我魂,一切信仰,一切希望,只因你而生,因你而熾烈、、、」,李斯特(Franz Liszt)也這樣寫著:
「因愛情,信仰而彌堅,
煩惱而俱增,希望而無窮,
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因我的喜悅只能由妳的身上發現
引導我的生涯之途,
成為我思想的星空,
祈禱我的靈魂進入天國,
妳-賈奴 伊麗莎白 卡蘿琳。」
維根斯坦夫人和李斯特(Franz Liszt)二人終於準備在李斯特(Franz Liszt)50大壽之日正式成婚,一說不料前一天侯爵夫人外甥向教皇提出婚姻無效的申請,另一說則是羅馬教皇以技術性理由撤消卡蘿琳與前夫的離婚許可,但事實是她前夫早已又再婚了,導致他倆(維根斯坦夫人和李斯特)的婚姻無法順利舉行。至此,對於結婚一事,他們已不再提起了,卡蘿琳也將此事視為天意,之後伯爵夫人也將戀愛作一結束,專心傾注於天主教會的工作。不久後李斯特(Franz Liszt)也穿上神父的衣服成為天主教神父。兩人避開世人的耳目,各自默默的生活!
之後夫人曾寫信給李斯特(Franz Liszt)道:「、、、威瑪是我倆生涯最令人難忘的地方,、、、、我倆的愛情形式,歷經多年歲月已有所變化,雖然邪惡的人心依然存在,而神對於我們愛情的外在形式也沒有賦與具體化,不過,神是祝福我們愛情的本質的,而世人也無法妨礙我們、、、」。
整整27年,夫人不曾離開羅馬一步,家裡所擺的都是關於宗教的書,而李斯特(Franz Liszt)依然每年要到羅馬,和侯爵夫人共進晚餐,這裡瀰漫著他獨特而真正深沉哀傷的陰鬱、、、。
李斯特(Franz Liszt)的晚年活躍於羅馬、威瑪、布達佩斯三地,旅行也更頻繁,遍及英國、法國、奧地利、比利時與荷蘭等。生命最後一年在搭火車去拜魯特聽好友兼女婿華格納的歌劇【帕西法爾】時,感染了劇烈咳嗽,後來轉為肺炎。他不幸在1886年7月31日溘然長逝。這位四處為家的人最後就葬在拜魯特,這裡也是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年)的聖壇。
李斯特(Franz Liszt)去世後,維根斯坦侯爵夫人也在幾個月之後,等不及春天的來臨,也隨著愛人飛往天國去了。
作家李希特霍斯曾敘述道:「觀此兩位朋友,令人有難以忘懷的感動,侯爵夫人才氣煥發,富於機智,而他(李斯特)卻極為細膩,而且辛辣諷刺、、、、」。
訂閱:
文章 (Atom)